“香奈儿成本一二十元,卖价却几百块甚至上千元。”、“低端白酒冒充高端酒出售”、“广州蜜雪冰城奶茶”……精心购买的“知名商品”,可能是粗制滥造的假货,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糟心事?9月21日,在管城法院南曹人民法庭,摆满了一桌子的吃穿用的产品,你以为都是真品?其实都是山寨货,假的!
“琳琅满目的产品都是假货!这些都是我们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涉及的侵权产品。”管城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晖介绍,我们举办知识产权侵权产品展示会,目的是在“枫桥式法庭”创建工作中,延伸审判服务职能,为群众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,提升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辨别侵权产品的能力。
“这个鞋子,一次冒充了三个品牌,鞋垫、鞋面,不同地方标注不同品牌,一看就是假的。”、“这个香水跟我买的一模一样,但就是气味不太一样,没用过的肯定不知道是假的。”在侵权产品展示会现场,前来法庭参观的周边企业职工、群众、当事人、律师等络绎不绝,大家不时询问法官如何识别,不时发出感叹“真假难辨”……在展示会上,侵权产品大到有电视机、白酒、香水,小到一包湿巾、一把刀片、一袋辣条,有的产品可以通过比对能识别出来,有的比如香水、芦荟胶等需要专业鉴定才能识别。
据法官现场介绍,网络上俗称的山寨产品就是假冒伪劣商品,以翻版模仿正版产品的品牌、商品包装以及产品从而生产销售获利,消费者往往会因为外包装的相似性而误以为是正品购买。那么,如何识别假冒伪劣产品呢?
首先从外观观察,看商标、包装印刷质量、包装上的说明。正规的产品外包装,应当标注产品名称、商标、原材料、质量等级、功能用途、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,产品包装规范,图案文字清晰完整。耐用型产品在包装里还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,价格高昂的烟酒还会有特定的防伪标识。若遇到以下情形时,则属于假冒伪劣产品:一是粗制滥造、信息缺失型,包装粗糙、信息不全、印刷粗劣;二是信息冲突、商标叠加型,在使用自己注册商标的同时,突出使用他人商标;三是以假乱真、攀附模仿型,将他人知名商标稍加改动使用,造成公众误认。
另外还可以通过商品包装上的二维码、防伪码,扫码查看商品真伪。从软件查询,为方便消费者购物后对所购产品的信息进行查询,软件平台开发了很多APP,查询范围相当广泛,足以确保商品的安全性和正规性。